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天津社科院王来华研究员访问中心

【来源: | 发布日期:2010-05-27 】

应本中心邀请,2009年12月25日下午,国内权威舆情研究专家,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所长王来华研究员在公共管理学院学术报告厅主讲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第1559期人文讲座。参加此次讲座的人员包括天津社科院舆情所副所长陈月生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晓林教授、公共管理学院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华教授以及公共管理学院和其他院系的学生。

王来华所长首先追溯了舆情概念的历史渊源,认为舆情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舆情指“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而广义的舆情则指政府报告通常提及的“社情民意”。在给出了舆情概念之后,王所长还细致区分了舆情与舆论的概念差异。

为了使学生对舆情概念有更深的理解,王所长归纳了舆情的十个特征;一是舆情作为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是一种带有政治指向性的群体心理活动;二是舆情是民众因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刺激而产生的直接感受;三是舆情背后是利益关系,舆情的发生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四是舆情具有微观性特征;五是形成过程很复杂;六是不同区域、民族或文化的社会人群的舆情发生具有差异性;七是舆情本身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八是政府决策不一定都与舆情保持一致,但是,舆情是政府决策过程和公共政策的重要基础;九是舆情与社会舆论之间容易相互转换;十是对舆情的认识和了解是畅通社情民意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舆情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舆情研究的专门机构,该所在舆情基础理论研究、舆情学科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非常丰硕成果,被中宣部舆情局称为“我国舆情研究基地”。目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诸多高校都建立了舆情研究的专门机构,这些专门机构在网络舆情、社会舆情、国际舆情、舆情分析、舆情预警与技术平台等方便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在讲座第二部分,王所长就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的“舆情信息”概念进行了深入解析,王所长指出了几个认知“舆情信息”的维度:一是舆情信息是反映舆情的信息;二是舆情信息一般以整理后文稿形式体现;三是舆情信息在发现和提出时,就带有发现和提出者或加工者本人的好恶和价值判断;四是舆情信息是一种作用于各级党政部门决策的专门信息。舆情信息具有连续性、保密性、变动性等特征。目前,关于舆情信息的研究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舆情分析系统构建中舆情信息分类、分层等问题;二是舆情信息工作体系中舆情信息报送方式、格式、要求等。王所长还就我国目前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展开了阐述。

在讲座第三部分,王所长对舆情研究与社会变迁、社会和谐问题进行了思考。王所长认为,当前社会舆情存在着三个显著特点,包括“仇官”、“仇富”和“仇警”等“三仇”现象。接着,王所长展望了社会变迁与和谐社会建设中舆情研究任务:一是探索舆情变动规律,包括舆情发生、变化与结束的一般规律及舆情正常态与非正常态;二是认识舆情的非常态,加强对“舆情危机”的针对性研究;三是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建立社会预警工作机制。

在演讲结束后,王所长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互动,就网络发言人制度、突发事件迅速变动中预警机制如何构建、舆情是否有必要分为健康与不健康、舆情概念中“民众”的范围与界定、网络舆情中虚假信息的识别、局部信息的代表性、政府在重大事件舆情征兆的预测和预警方面的不足等阐述了自己认识和见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