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赵军主任、祝念峰处长在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处杜海鹰处长陪同下专程来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调研。校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全程出席调研会并致辞,校文科处刘洁处长、方梅副处长陪同调研。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晓林教授、副院长谭术魁教授、院学位委员会主席钟书华教授、院党总支副书记童文胜同志出席了调研会。调研会由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华教授主持。
欧阳书记首先对参加调研会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表示以公共管理学院为代表的文科发展迅速,全校基本形成了各学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态势。舆情信息研究中心是学校跨学科研究平台——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欧阳书记希望教育部领导在此次调研中能够提出建议,给予指导,希望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借此不断进步,争取更多的支持。
赵军副主任首先表达了对华中科技大学的感谢,并对我校文科院系的快速发展表示由衷的赞叹,认为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是文科快速发展的优秀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不仅是教育部社科中心的协作单位,而且还是中宣部舆情报送点之一,赵主任希望能够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作进一步的了解。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谭术魁教授代表公共管理学院对教育部领导调研舆情信息研究中心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公共管理学院的基本情况。谭院长表示,非传统安全是学院发展的重点,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曾润喜博士向与会领导介绍了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中科技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是非传统安全研究的“国家队队员”,成果丰硕,已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
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华教授介绍了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的研究情况。他首先向各位领导介绍了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的目标使命是着眼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政治安全和国家重大需求,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决策剧场等先进技术手段为依托,联合校内外相关研究基地,在“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网络时代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高校舆情与社会思潮”等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和社会影响力。王国华教授还从政府与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所做的工作做了全面介绍。舆情信息研究中心郭小安博士、王君泽博士、王雅蕾博士也分别就自己的舆情研究重点向各位领导作了汇报。
各位领导充分肯定了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取得的成就,并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杜海鹰处长提出了关于网络弊端的担忧。钟书华教授认为,对于网络言论,“堵”不是上上之策,应该加强网络话语权的积极正面引导。祝念峰处长表达了对网络信息收集技术的关注并希望了解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对于十八大前后网络舆情的分析情况。王国华教授详细介绍了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网络信息的收集情况,人机结合,以人为主,虽然人工收集信息费时费力,但是更加准确和全面。赵军主任对于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的侧重点以及舆情分析报告的热点选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王国华教授向他详细说明了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的侧重点在于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把握舆论形成、传播规律、网民心理等基础性规律研究,主要从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网络时代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高校舆情与社会思潮等方向进行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的舆情分析报告,不仅考虑到网络实际情况,而且也结合中心的研究特点和优势。
徐晓林院长提出,以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应该着眼于国家政治安全,定位于网络舆情与政治安全,要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定位共识,解决实际问题。刘洁处长也向各位领导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在交叉学科背景下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支持的情况,并表示会继续关注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的发展,向舆情信息研究中心提供更多的支持。
最后,赵军主任对此次调研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这次调研会非常成功,收获很大,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定位非常好,并且在发挥学校优势的基础上相关学科互相交叉,特色突出,工作思路已形成,是一个开放、高效和成果丰硕的研究中心。他进一步指出,网络信息安全对国家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需要高度重视和积极研判。赵主任还结合自身工作提出网络信息的收集、网络信息的加工和网络信息的使用是舆情信息研究过程中三个重要步骤。赵主任希望舆情信息研究中心能够继续和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政府加强联系和交流,建立起长效机制。
会后,欧阳康书记和与会领导参观了公共管理学院电子决策剧场,并全程观摩了系统介绍以及成果演示。
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其他成员也参加了调研会。





责任编辑:周海灯